| 论坛让大家交流的地方,请不要以,问,求助,卖东西,求购,急,等不明确贴内内容的标题,一律删贴,不做任何解释,所以为了方便大家看贴,方便大家搜索,请大家发帖的时候明确标题!如果你收到版主短信或连接到此贴,如果在5分钟之内不改标题,版主会直接删除,谢谢大家 
 内容转载
 在网络世界里,当提出一个问题时,你能得到怎样的回答?这取决于挖出答案的难度, 同样取决于你提问的方法。本指南旨在帮助你提高发问技巧,以获取你最想要的答案……
 
 不想掩饰对这样一些人的蔑视--他们不愿思考,或者在发问前不去完成他们应该做的事。这种人只会谋杀时间--他们只愿索取,从不付出,无端消耗我们的时间,而我们本可以把时间用在更有趣的问题或者更值得回答的人身上。我们称这样的人为“失败者”(由于历史原因,我们有时把它拼作“lusers”)。
 
 
 I. 提问之前(Before You Ask)
 
 在通过电邮、新闻组或者聊天室提出问题前,检查你有没有做到:
 1. 通读手册,试着自己找答案。
 2. 在精华区或者FAQ或者WIKI里找答案
 3. 在网上搜索(个人推荐google~~~)。
 4. 向你身边精于此道的朋友打听。
 
 
 II. 怎样提问 (How To Ask)
 
 谨慎选择论坛和分类.
 
 小心选择提问的场合。如果象下面描述的那样,你很可能被忽略掉或者被看作失败者:
 1. 在风马牛不相及的论坛或分类贴出你的问题
 2. 在探讨高级技巧的论坛张贴非常初级的问题;反之亦然
 3. 在太多的不同主题的论坛交叉张贴
 
 
 用辞贴切,语法正确,拼写无误
 
 我们从经验中发现,粗心的写作者通常也是马虎的思考者(我敢打包票)。
 
 回答粗心大意者的问题很不值得,我们宁愿把时间耗在别处。
 
 正确的拼写,标点符号和大小写很重要。
 
 更一般的说,如果你的提问写得象个半文盲,你很有可能被忽视。
 
 如果你在使用非母语的论坛提问,你可以犯点拼写和语法上的小错--但决不能在思考上马虎 (没错,我们能弄清两者的分别)
 
 
 使用含义丰富,描述准确的标题
 
 在邮件列表或者新闻组中,大约50字以内的主题标题是抓住资深专家注意力的黄金时机。别用喋喋不休的“帮帮忙”(更别说“救命啊!!!!!”这样让人反感的话)来浪费这个机会。不要妄想用你的痛苦程度来打动我们,别用空格代替问题的描述,哪怕是极其简短的描述。
 
 蠢问题:
 救命啊!急!
 求助高手指点!
 ×××请进!
 
 聪明问题:
 移民中介费要70万人民币,大家帮忙分析下!
 一般技术移民的话,要先备多长时间的余粮?
 
 
 当你提出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说明在此之前你干了些什么;这将有助于树立你的形象:你不是一个妄图不劳而获的乞讨者,不愿浪费别人的时间。如果提问者能从答案中学到东西,我们更乐于回答他的问题。
 
 周全的思考,准备好你的问题,草率的发问只能得到草率的回答,或者根本得不到任何答案。越表现出在寻求帮助前为解决问题付出的努力,你越能得到实质性的帮助。
 
 小心别问错了问题。
 
 另一方面,表明你愿意在找答案的过程中做点什么,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谁能给点提示?”、“我这个例子里缺了什么?”以及“我应该检查什么地方?”比“请把确切的过程贴出来”更容易得到答复。因为你显得只要有人指点正确的方向,你就有完成它的能力和决心。
 
 如果你在回复中提出问题,记得要修改内容标题,表明里面有一个问题。一个看起来象“Re :问题”或者“Re:新问题”的问题很难引起足够重视。另外,引用并删减前文的内容,给新来的读者留下线索。
 
 
 精确描述,信息量大
 
 1. 谨慎明确的描述问题所在。
 2. 提供问题发生的环境,你自身的情况。
 3. 说明你在提问前是怎样去研究和理解这个问题的。
 4. 说明你在提问前采取了什么步骤去解决它。
 5. 罗列你做过什么可能会对你的问题产生影响。
 
 
 话不在多,你需要提供精确有效的信息。这并不是要求你简单的把成吨的问题罗列出来。如果有可能,请尽量把你的问题条理化,系统化,简单化。
 
 这样做的用处至少有三点。第一,表现出你为简化问题付出了努力,这可以使你得到回答的机会增加;第二,简化问题使你得到有用答案的机会增加;第三,在整理你的问题的过程中,也许你自己就能找出问题所在或作出更正。
 
 
 蠢问题:
 这种情况应该怎样做最好?
 为什么我还没拿到PR?
 
 聪明问题:
 请问建筑师或规划设计师这些国内的证在澳洲被认可吗???
 怀孕,办理父母探亲签证,申请材料中,需要医院提供怀孕证明么?
 
 
 按时间顺序做出陈述
 
 对找出问题最有帮助的线索,往往就是问题发生前的一系列操作,因此,你的说明应该包含操作步骤,以及各种相关方面的反应,直到问题产生。
 
 如果你的说明很长(超过四个段落),在开头简述问题会有所帮助,接下来按时间顺序详述。这样就会让人知道该在你的说明中找什么。
 
 
 明白你想问什么
 
 漫无边际的提问近乎无休无止的时间黑洞。最能给你有用答案的人也可能正是最忙的人(他们忙是因为要亲自完成大部分工作)。这样的人对无节制的时间黑洞不太感冒,因此也可以说他们对漫无边际的提问不大感冒。如果你明确表述需要回答者做什么(提供建议,查找原文,说明解决步骤),就最有可能得到有用的答案。这会定出一个时间和精力的上限,便于回答者集中精力来帮你,这很凑效。
 
 解决你的问题需要的时间越少,越能从忙碌的专家口中掏出答案。因此,优化问题的结构,尽量减少专家们解决它所需要的时间,会有很大的帮助--这通常和简化问题有所区别。因此,问“我想更好的理解×××,能给点提示吗?” 通常比问“你能解释一下×××吗?”更好。如果你的方法不奏效,问问它有什么地方不对,比要求别人替你解决要明智得多。
 
 
 别问应该自己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得由你来搞定,你会从中学到东西。你可以要求给点提示,但别要求得到完整的解决方案。
 
 去除无意义的疑问
 
 别用无意义的话结束提问,例如“有人能帮我吗?”或者“有答案吗?”。
 
 首先:如果你对问题的描述不很合适,这样问更是画蛇添足。其次:由于这样问是画蛇添足,别人会很厌烦你--而且通常会用逻辑上正确的回答来表示他们的蔑视,例如:“没错,有人能帮你”或者“不,没答案”。
 
 
 谦逊绝没有害处,而且常帮大忙
 
 彬彬有礼,多用“请”和“先道个谢了”。让大家都知道你对他们花费时间义务提供帮助心存感激。
 
 然而,如果你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礼貌将会增加你得到有用答案的机会。
 
 
 III. 问题解决后,加个简短说明
 
 问题解决后,向所有帮助过你的人发个说明,让他们知道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并再一次向他们表示感谢。如果问题在新闻组或者邮件列表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应该在那里贴一个补充说明。补充说明不必很长或是很深入;简单的一句“你好,我是这样解决的:×××!谢谢大家--Bill”比什么也不说要强。事实上,除非结论真的很有技术含量,否则简短可爱的小结比长篇学术论文更好。
 
 除了表示礼貌和反馈信息以外,这种补充有助于他人在邮件列表/新闻组/论坛中搜索对你有过帮助的完整解决方案,这可能对他们也很有用。
 
 最后(至少?),这种补充有助于所有提供过帮助的人从中得到满足感。这种感觉对于那些你向他们求助的导师或者专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久拖未决会让人灰心;好人有好报,满足他们的渴望,你会在下次贴出新问题时尝到甜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