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留学 国外中学语文VS“朗读并背诵全文”:来国外读书你缺什么?

LexieLiu 2015-7-30 10:37:17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自: 澳大利亚
很多人都觉得国外的教育比国内的好,为了让自己或者孩子接受好的教育放弃国内舒适的生活,跑到国外来辛苦努力。


据财新网报道,中国出国留学人数上涨至46万人,比2013年增加了4.59万,其中有60%的留学生去了美国。自费留学生占总留学人数的92%。现在也有很多人出国是为了将来孩子可以在国外接受教育。以这样的目的来澳洲的人就有很多,这个数据不好统计,可是相信各位身边都有这样做出选择的亲人或朋友吧。出国留学对很多人来说,是人生最大的一笔投资了。但是大家在出国前,到底对国外的教育了解多少?大家都知道国外读大学似乎上课并不多,绝大多数研究生课程一周就只上4节课,有的课甚至都不会管大家是否来了,不点attendance。但是,似乎顺利通过大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前段时间悉尼大学某门课300人同时挂科的事件应该是这种教育冲突的一个集中体现。事情的原因学生和学校各执一词,但是不能不承认,很多学生读大学就是在挣扎。
可是大家周围的当地同学看起来对大学教育的模式似乎很适应,也很明白各个环节设置的原因以及学习的节奏。那到底我们自己的教育和他们西方人的教育有什么不同?在西方接受教育时我们应该主动培养自己的哪些素养?其实对他们来说,大学与他们接受的中学教育是一脉相承的。所以今天我先带大家看看他们的中学课程什么样子,以澳洲的语文课为例。

首先,大家需要知道大概了解一下他们的学制才能做比较。澳洲的学制设置虽然各州略有不同,但是全澳洲的教学大纲里,把中小学教育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F-10,第二个阶段叫Senior Secondary。第一个阶段中的F指的是Foundation,有点像我们的学前教育,也就是说,他们的一年级叫Year1,然后基本上Year7的学生跟我们的初中生年纪差不多,Year10的学生相当于高一,之后他们会进一步细分学习方向,学生的课也是他们在十几门课中自己选出来的。



我们稍微详细的了解一下Year10的语文课吧。大家可以先脑补一下自己高一时候的语文,我记得我们那时候第一课是毛爷爷的诗两首,首先我们会朗诵诗歌,然后老师会告诉我们诗歌的写作背景,第一首“沁园春`长沙”是毛爷爷在广州主持农民运动的时候写的。然后会逐句分析内容大意和关键词。还有最最可怕的环节,背诵全文。全程其实学生可以完全不需要说话,不需要自己做什么,听着就可以了。学习过程比价被动。印象中其他课文的学习方法也大同小异。当然现在应该也有一些更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的教法了。作业的话一般就是学习里面的词汇,用法,背文章以及做卷子。

那同年级的澳洲中学生在怎么学习呢?他们没有全国统一的课本,有的州在有些科目可能会有些建议的选择,但是各个学校都有选择的权利。有的时候大家就是根据大纲的要求选取他们认为合适的材料,只不过都要根据大纲进行解释和说明。比如说,语文Year10的description(说明)的第一句话说,”The English curriculum is built around the three interrelated strands of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Literacy.”(英语课程是基于三个相互影响的方面设置的,分别是语言、文学和语文素养。)其中的Literacy牛津词典解释的是theability to read and write(读和写的能力),这项能力属于是general ability cross curriculum(跨学科的基本能力)的必备基础能力,也就是说,这种语文素养是所有学科的老师都要共同帮学生构建的能力(这种理念是我来澳洲学习澳洲的教学受到震撼比较大的,以后写文章给大家讲讲还有哪些基本能力也有类似的要求)。

他们的成绩考核方式跟我们有很大的不同。每个学期学生会被要求去完成一些任务,这些任务成果会放入学生的portfolio(档案夹)中,作为学生期末成绩评定的一部分。



这个portfolio范本是澳洲教学大纲官网上给出的,我们看一下它的sample5, Discussion: Writing poetry是怎么回事。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先是在课堂上一起分析了一些关于描述社会中的不公正、压迫和歧视现象的诗歌。其实据研究表明,诗歌学习在中学生群体里面是很难讨喜的,毕竟诗歌现在看起来离生活比较远,却又有很多的概念需要学生理解,比如不同的韵脚或格式,所以怎样让学生愿意学习诗歌,着实让老师很费心思。但不管怎么说,每节课都会有一些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学习和发现的过程中。比如有的老师可能会用一段Rap让学生发现,押韵、对仗的文字就在他们所喜爱的事物中。Rap在很多方面和诗歌很相似,但是到底不同在哪?这就会成为学生需要去讨论和发现的了。


在分析了这些诗歌是怎样表现社会中的不公正之后,学生会被分成小组,去创作自己的诗歌,创作的主题需要是当下的政治或者社会问题,而诗歌的表现形式需要结合影像、图片和声音。有的老师还会给学生介绍一些诗歌创作的模版或者常见的韵脚合集等等。这个作业的上交形式需要是多媒体的。作业的完成周期是用两周的课下的时间以及3次课上的时间,来创作诗歌和拍摄一个微电影。有些老师还会把这种类型的作业放在网上,让班里或者是整个年级的同学对作业进行评选,大家会在网上就作业进行互动。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没有人告诉你,必须怎么样做,什么样的诗歌一定是好的一定是对的,而什么样的一定是错的,这些都是你跟你的组员一起去判断的。


整个10年级期间,学生还要练习不同文体的写作,比如sample6 就是着重让学生练习写论文的;sample7 是让学生为一本书做一个宣传片,相当于练习广告语言,并让学生体会拍摄手法对语言力量的影像;sample2 让学生练习写有说服力的书信。任务大多为小组共同完成,持续时间可以从几天到一个月。不仅如此,千万不要小看这些不同文体的练习,语言的力量存在于你是如何安排你的文字的。更重要的是,议论文在西方的学术领域是有独特的结构和语言特点的。中国学生开始准备出国参加雅思考试的时候,就要开始学习学术英文的写作,而且这个学习过程将贯穿整个求学阶段。之所以中国学生的雅思写作成绩全球最低,并不是因为大家词汇和语法能力不好,而是压根不知道学术写作怎么回事,导致跑题、没逻辑、乱用口语表达的现象比比皆是。我作为雅思写作老师,真的很替学生惋惜。(说句题外话,最可悲的是,在中国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很多学生也不会学术写作,论文都怎么写的呢!?有一次自己查资料,在国内的知网,亲眼目睹了学术抄袭现象,一个硕士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跟另一篇期刊上的文章几乎一模一样,这种风气让多少大学生浪费了4年青春啊!)Anyway,这种多文体的教学贯穿了中小学阶段,也贯穿了所有学科,所以他们的大学生能那么快适应大学中大量的学术论文写作,而不像很多中国学生,即使认真写了作业往往也很难拿到高分。

从我们刚才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教育中,缺少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灵活性的培养,而且从小我们就没有学习怎么做学术。大家来国外读书也好,让自己的孩子过来也罢,都应该意识到这些问题,努力去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才能适应并最终超越。

--------------------------------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为Lexie Liu,作者公共微信号为 Lexie老师的雅思课堂。允许在不改动任何文字的情况下进行免费转载。如果有转载请将本段话一并带上。

说点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商业推广

    战略合作